《每逢佳节倍思亲》教学设计8篇
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,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,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。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每逢佳节倍思亲》教学设计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《每逢佳节倍思亲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:
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。
2、借助课文内容,结合诗句的理解,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。
3、初步感悟古诗写作是有感而发,尝试组织语言,理解诗歌的写作是有背景和缘由。
教学重难点:
1、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。
2、尊重学生个性感悟,并通过学生的个性感悟,使学生对诗、文的理解更多元化,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
1、同学们,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(指板书) 学生齐读。
2、我们知道这句话出自王维的一首诗,那就是(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),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。(出示古诗)谁能读好它吗?
指名读、齐读。
3、每逢佳节,这里的佳节指的是(生接重阳节),重阳节是哪一天?重阳节有什么习俗?
4、同学们了解的真多,重阳节是一个美好、团圆的节日,每到这样的节日,王维会倍思亲。
5、你能说说“倍思亲”的意思吗?(更加思念亲人)我们再来读好它。
二、教学第二小节
1、王维为什么会发出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的感叹呢?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故事,走进他的内心。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
哦,原来是王维看见长安的人们在欢度节日呀,(出示第二节)再读读这段话,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?
你仿佛看到了什么?
指名回答。抓重点字词。
2、重阳节就是这样热闹啊!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看一看?(指名朗读句子。)
3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长安街上的热闹吧。(齐读句子)
三、教学第一节
1、看到别人都是家家团圆,是如此的幸福,可王维怎么样呢?
是的,他(出示: 15岁那年,他就离开家乡,来到京城长安,不觉已经两年了。)
15岁,只比我们大了6、7岁,跟我们一样,也是一个孩子呢,却已经离开家乡两年了,700多个日日夜夜,想想看,这两年来,他会遇到什么困难呢?学生想象说话。
2、这么小年纪,本该在父母身边好好地享受父母的关爱,而如今却独自一人在外求学,他的内心是多么孤独呀!(板书:孤独)
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。
3、这就是诗中的(出示:独在异乡为异客)我们一起来。
谁来读出王维孤独的心情。
指名读、齐读。
4、看着大街上热闹的景象,王维的内心是格外的孤独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的内心世界。老师读第一节,同学们读第二节。
师生合作读第1、2节。
5、在这样的情景中,王维触景生情,不由自主发出了“倍思亲”的感叹。出示两句诗,齐读。
四、教学第三节
1、王维孤单一人,不由伤感起来,在这美好的节日里,他在想些什么呢?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三小节,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。
出示第3节
学生练习说话。
2、大家欢聚在一起,是多么让人高兴啊!同学们,让我们也来插插茱萸、挽上手、登高远眺,感受王维和兄弟登高的喜悦吧。
齐读。
3、王维还想了很多很多,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说就是——思绪万千。
他还想到了什么?
生答:如今我们却一句
是呀,他和兄弟(天各一方)同学们,王维所在的长安,在华山以西,而家乡在华山以东的山西蒲州。一山之隔,千里迢迢,天各一方,不能相会。
你能读好这两个词吗?(天各一方,不能相会)
4、看,王维的兄弟们真的插上了茱萸,正登高西望呢。假如你是王维的兄弟,此时此刻,他们会说些什么呢?(学生自由说,教师加以指导)
多好的兄弟,多深的情谊。他们彼此牵挂,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那浓浓的思亲之情。(指名读,齐读。)(板书:牵挂)
这真是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”(引读)。
让我们来回味王维无尽的思绪吧。男生读山这头的王维,女生读山那头的兄弟,老师读两者天各一方,不能相会。(分角色朗读这一段文字。)
5、那时的快乐,现在的孤独、王维与亲人彼此牵挂,难怪他会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。
五、学习诗
1、于是,他提笔写下了这首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(出示诗题)
(1)同学们,15岁的王维孤身一人,作客他乡,这就是——生:独在异乡为异客。
(2)重阳节,家家户户欢度在一起去登高游玩的情景让王维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,这就是——生: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(3)此时此刻,此情此景,王维想到兄弟们肯定和往年一样,头插茱萸,携手登高,嬉笑欢乐,可独独少了自己一个人,这就是——生: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2、王维将自己浓浓的思念,凝于笔端,写下了这首思乡名诗。就让我们当一回小王维,用我们的心,用我们的情来吟诵这首诗。(配乐指读)
3、多么动情呀!就让我们闭上眼睛,再次感受王维“倍思亲”的深情吧!(配乐齐背)
4、但是,到了现在,这个佳节已经不只指重阳节了,而是所有美好的节日,比如:
中秋节,爸爸妈妈出差在外地,他们会吟诵: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春节,边防战士守卫边疆,不能回家,他们会吟诵: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元宵节,哥哥在外国读书,不能回家,他会深情地吟道: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5、其实,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思乡情。你知道哪些?
《静夜思》《枫桥夜泊》《夜书所见》(指名回答)(你能背诵一下吗?)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。(齐读三首诗)
6、老师这里有几首,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。
出示古诗:听老师读一读(师范读)跟老师一起读一读,感受诗人的情怀。
7、让我们再来好好欣赏这首诗,把它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习字册上。
8、布置作业:
课后让我们搜集一下,来开一个“思乡诵诗会”吧。
《每逢佳节倍思亲》教学设计2【教学目标预设】
1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吟诵诗歌;
2、借助课文内容,理解诗句的意思,能够说出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这句诗的意思,体会诗人身居外地重阳佳节浓浓的思乡情感,感受诗的意境。
【教学重点】在读 ……此处隐藏10112个字……幼”是什么意思?
“兴高采烈”能换个词吗?(兴致勃勃 欣喜若狂 欢天喜地 喜笑颜开)
(4)这样的情景,还让你想到哪些词?(热闹非凡 人山人海 喜气洋洋)
(5)是呀,这重阳佳节可真热闹呀,据了解,重阳节人们不但要登高游玩,人们还会品尝重阳糕,还饮菊花酒。真是一个热闹、快乐的节日。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长安城呢?指名读,齐读。
(6)重阳佳节,家家户户欢度节日,作为一个异乡人,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?
3、这两段内容对应了是古诗中的哪几句的意思?
出示: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你知道“独”是什么意思?“异乡”指哪里?“异客”又指什么?“佳”,指美好。“佳节”即美好的节日,在这里指哪个节日?“倍思亲”指怎样思念亲人?
你能用文中的话或者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?同桌互说,指名说。
4、理解了这两句诗,我们再来读一读,一定会读的很好。指名读。
学习第三自然段,理解古诗后两句。
1、过渡:重阳节的欢乐不属于王维,此时的王维独自一人身在他乡,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中。王维主要思念了哪些亲人?又想起了哪些事?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,同桌交流交流。
2、出示:王维想,以前在家乡时,每逢重阳节,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,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。大家欢聚在一起,是多么让人高兴啊!
(1)指名读句,读后评议,他读得怎么样?指导朗读。
(2)师简介“茱萸”。让我们也来插插茱萸、挽上手、登高远眺,感受王维和兄弟登高的喜悦吧。齐读。
3、快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。然而如今,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,他在山的这头,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,那么遥远的。(板书:亲人)这就是——天各一方,不能相会。
4、出示: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,不能相会……
(1)王维想到了过去和兄弟登高的欢乐,想到了现在独自一人的孤独,内心是百感交集。这里的省略号就像一声长长的叹息,唉——从这声长长的叹息中,你们品出了什么?
(2)能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?指两名学生读。
过渡:王维还想了些什么呢?
5、出示:此时此刻,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,西望长安,思念着我呢。
(1)看,王维的兄弟们真的插上了茱萸,正登高西望呢。假如你是王维的兄弟,此时此刻,他们会说些什么呢? (学生自由说,教师加以指导)
(2)多好的兄弟,多深的情谊。思念就像一跟长长的线,将他们的心紧紧地拴在一起。这是兄弟们在思念王维,更是王维在思念兄弟们。让我们再次走进王维的内心深处,感受那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。(教师范读,生自由读,齐读。)
6、这段话对应了诗中的哪几句呢?
出示: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你理解这两句的意思吗?能给大家说说吗?
带着对亲人、家乡的思念之情读一读。指名读,齐读。
学习第四自然段,情感涌现,吟诗抒情。
1、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,又到了重阳佳节,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,王维想了很多很多:想到了过去,想到了现在,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,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上哪个词来表达呢?(思绪万千)指导感情读词。
2、王维将无限的思念,凝聚笔端,挥笔写下了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。出示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,。
3、让我们用我们的心,用我们的情来吟诵这首诗。
4、多么动情啊,这就是王维忆山东兄弟的情。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“忆”字。(板书:忆)一个“忆”字,就浓缩了王维对亲人的深切思念。让我们再次感受王维“倍思亲”的深情吧!(学生齐诵古诗。)
三、情感延伸,课外拓展
1、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是说诗人仅仅在重阳节的时候才更加思念亲人吗?
出示句式:
中秋之夜,王维看到家家户户吃着团圆饭,便情不自禁地吟诵——————
除夕之夜,王维看到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,便情不自禁地吟诵——————
这句诗现已成为许多身处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。
完成作业纸上的填空:中秋之夜,坚守边疆的子弟兵们,看着天上一轮圆月和自己的形单影只,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人,情不自禁地吟诵: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2、读一读作业纸中思乡的诗,李白的《静夜思》,王安石的《泊船瓜洲》。
《每逢佳节倍思亲》教学设计8学习目标:
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。
2、抓住重点词句,诗文结合,理解课文的内涵、品读古诗的意境,重点理解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这句诗的含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教学设计。
3、诗文结合,理清文包诗的特点。
学习重点:
理解课文内涵、品读古诗的意境及“独、异、倍”三字的妙处。
学习难点:
诗文结合,理清文包诗的特点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
1、同学们,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(板书课题)
2、谁知道这篇课文是围绕课题中的哪个词写的?
3、谁能帮大家回顾一下课文内容呢?(出示幻灯片)
4、同学们说的真棒,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,走近王维,一起去体会他那浓浓的思乡情怀吧。
二、合作探究
1、请同学们自读课文,思考:
(1)、王维为什么在九月九日这天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?
(2)、他思念亲人时,想到了什么?
(3)、我能结合课文,理解诗句的意思。
(4)、我还读懂了……
2、组内合作交流,互相倾听、补充。
三、展示交流
相信大家对课文都有了自己的感悟,你可以通过朗读来表现,也可以回答问题,还可以联系自己,谈谈感想。
四、拓展阅读
1、其实,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思乡情。你知道哪些?(《静夜思》《枫桥夜泊》)
2、老师这里有几首,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。
出示古诗:
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
——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
君自故乡来,应知故乡事。
——王维《杂诗》
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——杜甫《月夜忆舍弟》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——苏轼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
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
——张九龄《望月怀古》
自由读一读,感受诗人的情怀。
3、齐读古诗,并把它们工工整整地抄写在积累本上。
五、布置作业:
1、我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或父母听。
2、我能摘抄并背诵有关思念家乡或亲人的诗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