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词两首》教学设计
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,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,选择教学目标,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。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词两首》教学设计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《词两首》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:
宋词两首。
教学目标:
知识与能力目标。
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,词的风格。
过程与方法目标
了解词的基本知识,当堂背诵课文。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
把握词的文眼,感受词作者的情感,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。
教学重点:
词眼赏析。
教学难点:
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,认识词人面对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。
课时安排:
一课时。
完成《凤栖梧》自学提纲
指导学习目标:
1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、背诵诗歌。
2、了解作家作品,理解诗意。
3、品味字句,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。
4、整体把握诗歌主旨。
完成自学目标
一、文学常识
关于作者
二、字词的音形意
1、易错字参考(抄写并注音)
2、重点词语的理解
3、重点词句理解
三、体会主旨
第二课时
一、导入新课。
同学们,提到柳永,你能想到他的哪些名句?“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”,这是情种柳永;“今宵酒醒何处,杨柳岸、晓风残月”,这是孤独、迷茫的柳永;“乘醉听箫鼓,吟赏烟霞”,这是不倦地寻找美、享受美的飘逸的柳永;“不忍登高临远,望故乡渺邈,归思难收”,这是天涯沦落人的柳永;“念去去、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”,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。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”,这是满怀愁绪的丹青手柳永,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《凤栖梧》。
二、复习宋词的常识。
词是长短句,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。每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。
别名:诗余、曲子词、长短句等。
形式:有词牌,有标题,一般都是两段(片),句子长短不一。
分类:按字数——小令、中调、长调。按段落——单调、双调、三叠。
派别:婉约(柳永、姜夔、李清照、秦观等);豪放(苏轼、辛弃疾等)。
三、教师范读两首宋词,指导学生朗读,注意把握宋词中蕴涵的情感。
四、作者介绍。
柳永(约987—1053),初名三变,字耆卿,崇安(今属福建)人。晚年任屯田员外郎,后人称他为柳屯田。排行第七,也称柳七郎,或柳七。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,但个人仕路坎坷,多次应进士试,不第。生活落拓,长期出入歌楼舞馆,与歌伎们相处密切,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。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,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。他精通音律,既擅长作歌词,又擅长谱写乐曲。他创制了许多词调,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,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。许多歌伎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,或者得到他的嘉许而身价大大提高。
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(长调)的词人。他的《乐章集》中有一半属于慢词。在他之前,慢词只是个别人试作,还不怎么流行。由于他的提倡,使得慢词广为流行,形成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局面。长调的运用,扩大了词的容量,使词的表现手法得到丰富和发展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擅长铺叙,柳词“铺叙展衍,备足无遗”(李之仪《姑溪词跋》)。《望海潮》和《雨霖铃》都是善用铺叙手法的范例。
柳永作词雅俗兼擅,以俗为主,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,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。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,形成“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”的局面。
五、题解。
《凤栖梧》为《蝶恋花》之别称。此词系怀人之作。
1、此词原为唐教坊曲,调名取义简文帝“翻阶蛱蝶恋花情”句。又名《鹊踏枝》等。双调,六十字,仄韵。
2、重点字词解释。
(1)危楼:高楼。
(2)黯黯:迷蒙不明。
(3)拟把:打算。疏狂:粗疏狂放,不合时宜。
(4)对酒当歌:语出曹操《短歌行》。当:与“对”意同。
(5)强:勉强。强乐:强颜欢笑。
(6)衣带渐宽:指人逐渐消瘦。语本《古诗十九首》:“相去日已远,衣带日已缓。”
六、讲解。
1、词中哪些字、词(意象)或句子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刻骨的相思和哀愁的感情?
“伫倚危楼”“草色”“残照”。
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”
2、品味意象。
草色残照——愁、离情别恨;
例:王孙游兮不归,春草生兮萋萋。——淮南小山《招隐士》
青青河边草,绵绵思古道。——《饮马长城窟行》
芳草无情,更在斜阳外。——范仲淹《苏幕遮》
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——马致远《天净沙秋思》
明月——思亲、思故、思乡;
例: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——苏轼《水调歌头》
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风直到夜郎西。——李白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
凭阑登高——凭吊怀古、思乡怀人;
松兰梅竹——坚贞高洁的品格;
杨柳——惜别;
杜鹃——沦落失意、哀怨凄悲;
猿啼——羁旅苦况。
3、作者为了抒发春愁之情,他描写了哪些景物?
细风、草色、烟光、残照——黄昏春望图。
4、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?有何特点?
伫倚危楼——极目远眺。
5、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“景”和“情”联系起来的呢?
春愁、凄美、伤感——情景交融,一切景语皆情语。
6、面对孤寂无奈,作者想用什么来排解心中相思的痛苦?结果如何?
“拟把疏狂图一醉”,“对酒当歌”。
结果:借酒消愁愁更愁(“强乐还无味”)。
7、“春愁”令人如此痛苦难熬,作者后悔了吗?词中哪些句子说明了这个问题?
不后悔。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”
思考探究一:柳句源自《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》“相去日已远,衣带日已缓”,柳句与原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异同?
同:都表达了相思之苦,写相思使人消瘦。
异: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相思,柳句写情人间相思;原句只写想瘦了人,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。
思考探究二: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坚贞执著、矢志不移 ……此处隐藏15961个字……充)
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,配上乐曲就可以唱,词有不同的词牌,词的句子有长有短,每首词的句子不一定是偶数,有一定的韵律;而诗的字数是非常整齐的,如五言诗就是句句都只有5个字,七言诗句句只有7个字。诗格律严谨,既要求对仗,又要求押韵。(稍作说明,不必过细,让学生有大体的印象即可)
4、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首词《忆江南》
(板书课题)
5、简介作者。(以师生谈话的形式介绍作者)
白居易:(772—846),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幼年时因战乱避难江南,比较接近劳动人民,了解他们的痛苦生活,他的诗歌反映现实生活,语言通俗易懂。
二、初读诗词,整体感知
1、听课件朗读,生轻声跟读。
2、学习生字。
生字卡片出示“谙”。
谙:左右结构,应读“ān”,不要误读成“yīn”。
3、师指导学生朗读词,要求:读正确、流利。
4、理解字词含义,逐步感悟各句的意思。
江南好:美好。 旧曾:以前、过去。 谙:熟悉。 江花:江边的花。
胜:胜过、强过。 忆:想念、想起。 蓝:草名,兰草,叶子可以提炼蓝色染料。
5、小组合作学习,讨论词句的意思。
(1)、播放多媒体课件:江南美景。
(2)、结合刚才看到的美景,在小组内讨论每一句词的意思,然后连起来说说这首词的意思。
(3)、小组代表发言,全班互相补充,交流。
(4)、教师小结。
词句大意:江南真好!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熟悉。太阳从东方升起,阳光普照大地,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,由于红日映照,所以红花更红,像火一样,春回大地,春天的江水如兰草一样碧绿、清澈。怎么能不回忆起江南呢?
6、思考:读了全词,说说江南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?
(江南好,江南如诗如画,江南人杰地灵,江南如人间仙境……)
三、细读,理解词意
默读全词,边读边思考:
1、江南好,好在何处?(景美)
2、词中写了哪些景物?用“ ”把它画出来。
(太阳、花、水、春天)
3、作者分别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?(色彩)
四、精读、品悟感情
1、“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”
(1)把词中的“胜”换成“似”、“像”好吗?
(2)、江边的花为什么会红胜火?江水为什么会绿如蓝?
2、如果你身临其境,你会怎么说?会怎么做?(赞叹)
小结:是啊!诗人也和你们一样不住地赞叹“江南好!”以至于人在离开江南十几年后还念念不忘美丽的江南!时时怀念美丽的江南!
3、课件出示
能不忆江南?
应该回忆江南。
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个句子?为什么?
4、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?
5、、指导学生朗读全词。
自由练读——小组读——表演读——男女赛读
(听课件配乐朗读)
五、课堂小结
这首词用江上的朝阳和江边的鲜花作衬托,形象鲜明,写江花“红胜火”不仅有色彩,而且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、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六作业设计
1、 辨一辨,再组词。
塞( ) 蓝( ) 谙( )
寒( ) 篮( ) 音( )
2、 填空。
《忆江南》是( )代( )的作品,这首词中描写的景物有( ),表达了作者( )的思想感情,可以从( )这句话中看出来。
第二课时
一、复习,深化理解
1、指名背诵《忆江南》,师生评议。
2、《渔歌子》的作者是谁?他是哪个朝代的人?
(唐代 张志和)
3、出示课题,简介作者,引入意境。
①、板书课题:《渔歌子》读题。你从课题目知道了什么?你还相知道什么?
②、简介作者。
张志和:唐代著名道士、词人和诗人,自号烟波钓徒,今浙江金华人。
二、初读,整体感知
1、听录音朗读这首词,学生自由读词,练习读正确、流利;学生试读。
2、学习生字“塞”,上下结构,是一个多音字。要“西塞山”中读“sài”,在“塞子、瓶塞”中读“sāi”
3、生默读词,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,按照学习前一首词的方法自己理解,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同桌讨论交流。
4、师归纳。
西塞山:山的名字,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。
鳜鱼:又叫桂鱼,肉味鲜美。
箬笠:竹篾、竹叶做的斗笠。
蓑衣:用草或棕编制的雨衣。
不须归:不必回去。
词句大意:西塞山附近,白鹭展翅高飞,桃花夹岸的溪水中,鳜鱼长得正肥。头戴青斗笠,身披绿蓑衣,斜风细雨中垂钓人不想回家。
三、细读,感悟词意
1、读时感悟词意,边读边想象词的画面。
2、这首词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?(白鹭、桃花、流水、镢鱼、微风)
3、引导学生想象:这一幅生动自然的春天景象,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展示这幅春的画面吗?
(白鹭:闲适的象征。它能衬托出渔夫的生活环境。桃花流水: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,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。不须归:乐而忘返,不想回家。)
4、体会情感。
你是怎么理解“不须归”的?
(多方理解,如:可以理解为“不必回家”,“斜风细雨”是那么柔和,不会影响户外活动;这儿的景色使渔夫陶醉了,也许他并不在钓鱼,而是为了欣赏这绝美的雨中景致。)
在理解中让学生反复朗读,读得使大家“不须归”,从而体会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。
四、课堂小结
1、学习了这首词,你有什么收获呢?
(学生自由讨论、交流)
2、教师小结。
《渔歌子》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“春雨垂钓图”,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、悠然算得的乐趣。
[板书设计]
21词两首
渔歌子
大自然美
白 鹭 飞
桃花流水
斜风细雨
[作业设计]
一、背诵《渔歌子》
二、读下列句子,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依次为的意思。
1、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-。
2、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镢鱼肥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-。
三《渔歌子》中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